苏州茉莉花茶的历史

说到苏州的茶,洞庭山碧螺春是最佳代言人。
其实苏州茶除了碧螺春外,苏州花茶在历史上也非常有名。
碗中的茉莉花茶和花朵
苏州茉莉花茶最大的特点是用盆栽法种植。培植的茉莉花香气格外浓郁。当时用安徽茶做茶坯,苏州茉莉花茶窨制的技法被称为“徽坯苏窨”,曾风靡一时。
苏州茉莉花茶的历史十分悠久。据说,早在宋朝的时候就出现了以花窨茶的工艺。
而在明代,就已有以花窨茶的手工艺作坊在苏州出现。相关资料显示,雍正时期,苏州的茉莉花茶就开始有所发展。
在1727年苏州“关东庄”的花茶已销往东北。那时因为交通不便、保存技术落后等因素,北方喝不到上好的绿茶。而红茶味苦,北方人喝不惯,所以口味清新且易保存的花茶特别受到青睐。其中北京人尤爱茉莉花茶。而且据说老北京们喝茉莉花茶还是跟了当时老苏州的风。
解放初期,苏州茉莉花茶曾一度远销香港、欧洲、东南亚、非洲等地。1952年,苏州茶厂成立后,花茶成为其招牌产品。其中茉莉花茶名气最响。
曾是苏州茶厂技术副厂长的谢燮清回忆,上世纪80年代是苏州茉莉花茶的鼎盛时期,“最多一年窨制茉莉花茶10万担左右(一担为100斤)。”苏州兄弟茶厂的朱荷芬曾在苏州茶厂工作,她告诉记者:“80年代,买花茶都要凭票,如果听说厂里发的票有谁没有用完。我们都会求着他把票借给我们,好给外地的亲戚送些咱们苏州的茉莉花茶。”
80年代,苏州茶厂生产的茉莉花茶有“苏萌毫”、“一级三窨”等品种。2000年出版的《中国茶事大典》中,“茉莉苏萌毫”更被作为独立词条单独列出。词条形容“苏萌毫”条索紧细匀直,多锋苗,色绿润。
内质香气浓厚、持久、纯正。汤色浅黄明亮,滋味醇厚鲜爽。1982、1986、1990年商业部召开的全国名茶评比会上,“苏萌毫”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名茶。而“一级三窨”茉莉花茶在1982年荣获国家优质食品银质奖;苏州一级、二级、三级茉莉花茶被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
  • 微信或QQ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