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红工夫茶是政和工夫茶和坦洋工夫茶、白琳工夫茶的统称。
出产于福建,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至今仍受众多消费者的喜爱。

政和工夫茶主要出产于闽北地区的政和县,以一芽二叶鲜叶为原料。初制包括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工序。
坦洋工夫茶主要产于福安,拓荣,寿宁,周宁,霞浦及屏南北部等地。以有性群体品种菜茶鲜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初焙,拼配,筛分,捡剔,复火提香等十余道工序制成。
白琳工夫茶属于小叶种红茶,主要产于福鼎县太姥山白琳,湖林地区。
政和工夫茶分为大茶,小茶两种,大茶外形条索肥壮,紧结多毫。色泽乌黑油润,冲泡后,汤色红浓,香高鲜甜,滋味浓厚,叶底红匀。
成品茶以政和大白茶品种为主体,适当拼配小叶种茶。形成具有浓郁花香特色的工夫红茶,根据两茶拼配比例,分成质量不同的各类等级。
坦洋工夫茶产区广泛,各地品质存在差异。其中坦洋,寿宁,周宁山区所产的茶,香味醇厚,条索比较肥壮。
霞浦一带所产的茶色泽鲜亮,条形秀丽。购买时应注意,优质坦洋工夫茶外形细长匀整,带白毫,色泽乌黑有光,冲泡后,香气清鲜甜和。茶汤鲜艳呈金黄色,叶底红匀光滑。
优质白琳工夫茶,外形条索紧结。细长弯曲,含有大量的橙黄白毫。
茸毫多呈颗粒绒球状,色泽黄黑,具有鲜爽愉快的毫香。汤色浅亮,叶底艳丽红亮,取名为“橘红”,意为橘子般红艳的工夫茶,风格独特。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