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梗是指干茶中连接茶叶叶片与叶片的细小枝条。
在长期形成茶叶等级观念中,高端茶不能带茶梗,如果茶叶中带梗是劣质茶的特征。所以,六大茶类的芽茶、精制茶里都很少有甚至没有见到茶梗。
比如铁观音的生产过程中有一个重要步骤,就是把毛茶中的茶梗挑选丢弃后才成为精制的高档成茶。
据说,铁观音毛茶中茶梗的重量大约占20%到30%。铁观音的主产区福建安溪,每年挑选出来的茶梗多达五、六万吨。
为什么不直接采摘芽叶而要连梗采?
既然这些茶叶精制过程中要把茶梗挑出来扔掉,为什么不在采制茶青过程只采叶片、不要连枝梗一起采呢?主要是因为茶梗在制茶过程中有些香气物质会传输到茶叶里,提高茶叶的香气。
茶梗在茶树中成长过程中主要负责给茶叶输送养分,在输送养分的过程中枝条自身也在生长。并且茶梗中含的糖分和一些香气物质还高于芽和叶。
茶梗中这些糖份和香气物质在茶叶加工过程中,茶梗中部分香气物质在萎凋等工序随水气被传送到芽和叶中,从而提升了茶叶的香气。茶青中有一定量的茶梗制出的茶叶香更高、味更浓。
所以,为了提高茶叶的品质,铁观音在采茶过程要将芽叶连同茶枝一同采下,在制出更香醇的茶叶之后,再通过精选将毛茶中的茶梗挑出丢弃。
茶饼等紧压茶必须要有茶梗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成茶都要把茶梗挑出丢弃,有些成茶反而要保留一定量的茶梗,特别是一些制成饼茶、砖茶的紧压茶。茶梗不但不是茶叶品质低劣的特征,反而,由于三个原因能提高茶饼的品质。
一是有利于茶饼陈化
茶饼是散茶高漫蒸气软化之后再高压压制成茶饼,一定量的茶梗能使茶饼空隙增加。茶梗中的通气细小管道使茶饼内部的茶叶能接触到微量空气,白茶的陈化需要少量的氧气,由于茶梗的通道,使茶饼的内外部都能慢慢转化。
二是提升茶的甜度
茶梗本身富含糖类物质,糖类物质的含量高于茶芽和茶叶。白茶中寿眉等粗老茶的甜度高于白毫银针等芽茶。就是因为寿眉中茶梗的糖类物质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白茶的口感。
三是使茶更耐泡煮
茶梗中糖类和一些香气物质的含量高,虽然在制茶过程中部分香气物质传输到叶片中。但是多数物质还保留在茶梗中。寿眉等粗老茶由于茶梗中更多的水浸出物质,在泡煮寿眉时能增加耐泡度。
但是,并不是说茶梗越多越好,茶饼中如果茶梗太多甚至有意添加茶梗,茶的香度反而会下降。只有适量的茶梗才能提升茶饼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