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白茶之前很长时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福建几个白茶产区所生产出来的的白茶百分之九十是供出口的。国内甚至福建省内知道白茶的人都不多。
虽然这十几年来白茶名气越来越大,知道白茶、喝白茶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白茶对于国内大多数茶友讲,还是一种比较陌生的茶类。
因为很多网友对白茶的了解不多,那么就意味着,用评价、好评数和好评率在网店挑白茶其实不一定能买到真正的好白茶。
现在点评买家给几条差评,其实反而说明买家买的可能反而是好白茶的评价。
一、寿眉看起来像树叶
买家的评价是:“这个我头一眼看到以为是一堆烂树叶饼子呢,这个真心觉得是茶叶吗?”
能给出这样评价的茶友买家,肯定对白茶不了解。或者至少对白茶中的寿眉不了解。
四种传统白茶中,其实只有白毫银针有白茶“满批白毫、茶叶呈银灰白色”的明显白茶特点。由于白茶制作只有萎凋和干燥两道制作工序,所以寿眉成茶其实看起来确实就像是一堆晒干的树叶。
这个差评是因为买家不了解寿眉的外形特点。虽然不能说这样的差评是好评,但是至少说明了茶友买家买到的是寿眉。
二、寿眉有茶梗
买家的评价是:“茶叶里有树枝。”
这个买家把寿眉的茶梗描述成“树枝”,说明这个买家对白茶同样不了解。寿眉本来就是采制一芽三四叶的茶青制作。所以会有一定量的茶梗。
“粗枝大叶”这点本来就是寿眉区别于白毫银针(全是芽)、白牡丹(有芽有叶无梗)和贡眉(芽瘦叶小梗细)的特点。
寿眉的茶梗不但不是缺点,而且因为有茶梗使寿眉更耐泡煮,泡煮出来的茶汤甘甜度和稠度更高。甚至可以说,没有茶梗就不成为寿眉了。
所以,有茶梗的寿眉煮出来更好喝,这不但不是缺点,反而更可能是优点。
三、寿眉散茶破碎
买家的评价是:“茶叶品质不是太好,碎茶较多。”
白茶作为一种越陈越好的茶,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想让白茶长时间存放着慢慢转换,对白茶含水率的要求比其他一些茶类的茶要求更高。
绿、红、黄、白、青、黑六类茶中有些茶对含水率的要求低于7%甚至8%就可以了。虽然白茶含水率的要求有时仅要求低于7%,但有些茶企为了让自己的白茶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对自家白茶的含水率要求提高到了低于5%。
含水率低于5%,包装完好的话可以长期存放。但有一个缺点就是茶叶容易破碎。特别是寿眉散茶,在包装和运输过程都可能导致完整的茶叶相互撞击破碎。
所以,茶友评价的寿眉如果是因为含水率低(用手指稍捻就碎)而有些碎茶。不但不是品质不好,反而是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