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茶树之福建水仙白

又名水吉水仙或武夷水仙。无性繁殖系,小乔木型,大叶类,迟芽种,三倍体。1985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白茶茶树良种,编号GS13009-1985。

原产于福建省建阳县小湖乡大湖村岩叉山。栽培历史100余年。在福建各茶区栽培普遍,尤其是闽北、闽南茶区为多,主要分布在建欧、建阳、武夷山、永春、潭平等地。广东的饶平、台湾的新竹、台北以及浙江龙泉等地也有引种。

树势高大,自然生长可高达5-6m,分枝部位高,分枝稀疏,树势半开张,主干较明显,为小乔木型。嫩枝红褐色,老枝灰白色。叶色深绿,富光泽,叶面平展、浓绿,有油光,富革质。

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叶端尖长,叶缘平齐,尖端和基部略下垂。叶平均长10。2cm,平均宽4。43cm,长宽比平均为2。26.主脉明显,基部较宽扁,侧脉整齐,5-11对。锯齿较深而均匀,平均42对。花大型。雄蕊低于雌蕊,花多,一般不结果,或仅结极少数单粒果,播后出土亦少,故用压条、扦插繁殖.发芽稍迟,约3月中旬开始萌动至11月中旬停止生长,生长期全年达8个月。

春茶4月下旬达一芽三叶盛期,芽头较疏但芽肥壮,茸毛较多全披白毛,嫩芽叶淡绿色,育芽能力尚强,持嫩性较差,一芽二叶长6。6cm,百芽重59g,一芽三叶百芽重112。0g,一芽二叶鲜叶含氨基酸约2。6%,茶多酚25。1%,鲜叶水浸出物含量高达49.23%,单宁22.29%。

生长势旺盛,抗逆性强。在福建最低温度下可以安全越冬。产量高,约比当地菜茶增产100%。制白茶品质优,色稍黄,茸毛显露,富有香气,是制建阳白茶(水吉白茶)的高级材料。

  • 微信或QQ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