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同时期绿茶最佳的采制时间并不固定。比如唐代流行火前茶、骑火茶(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不能生火,清明节重新生火,故称清明为“改火”),宋人认为惊蛰采制的茶最好,而明清时期则认为谷雨为佳。
近现代流行的明前茶则得益于早芽茶树的育种推广,让焦急等待的人们更早喝上新茶。因此如今大部分知名的绿茶都在清明前后开采上市。明前茶的好在于同一片茶树,第一次采摘的品质优于之后采摘的品质。
具体影响绿茶采摘时间的,主要是茶树品种、产地、气候等条件。
1.绿茶的品种
相同的绿茶产品会因为使用的茶树品种不同而影响采摘时间。
比如制作龙井茶的主要品种有龙井43和龙井群体种。其中产量更大的龙井43通常在清明节前采制,加上龙井茶在茶界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明前茶的热度。更为古老而小众的龙井群体种则通常在清明节才开始采制。
而许多外形与龙井相似的扁形茶则采用发芽更早的茶树品种。比如原产于福建霞浦的元宵茶,就因为每年在元宵节前后开采上市而得名。
2.气候因素
有些茶树的叶色和生化成分受到气温的影响,也导致采摘时间在变化。比如制作安吉白茶的白叶一号,只有在早春气温低于23℃时,才表现出异于其它茶树的玉白色。当气温升高,白叶一号的叶色就恢复成普通的绿色,生化成分也与其它茶没有区别了。
今年气温回升快,受气候影响,大量龙井43也在春分前就已上市。
3.绿茶的产地
一般而言,相同的茶树品种越往南、气温越高开采越早。但不同的省份栽种茶树品种不同,绿茶开采上市的时间也不尽相同。
就今年而言,海南、贵州最早开采,接着是广西,再下来四川、浙江、湖北、福建陆续开采,再下来是湖南、安徽、江苏等地。
就小产区而言,绿茶的优质产区通常位于高山、深山谷地或者湖中岛屿,气温回升慢、波动小。因此核心产区通常比气温回升快、波动大的外围产区迟开采。比如西湖产区的龙井茶就比钱塘产区的龙井茶更晚上市。
除了品种、产地等影响因素,有一些绿茶的开采时间还受它本身的风格类型影响。比如六安瓜片的外形要求是瓜子状,这就需要等到头两片叶子长到差不多大小才能采制,因此通常在谷雨后才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