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红茶的功效被认可,红茶也慢慢的走进千家万户。
如果说红茶如酒,那么中国的祁门红茶就可当之无愧地比作红酒中最负盛名的波尔多。好的红酒讲究出自那个庄园,讲究年份,葡萄采摘下来后需经过充分的发酵;好红茶也无一不是如此。
茶史
祁门红茶从1875年创制,主要为出口欧洲,深受当时上流社会包括欧洲皇室的追逐,风靡之状,不亚于现在的中国新贵追逐欧洲的葡萄酒。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盛况空前,当时的民国政府农商部选送中国最值得自豪的物产去参展,祁门红茶是其中之一,和如今醉倒国人的贵州茅台同时获得博览会金奖,载誉归来。在欧洲,祁门红茶由于香气独特,冠于当世,曾被誉为The queen of fragrance,国人译为群芳最、茶中王子。
祁门红茶出产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的祁门县境内,祁门丘陵密布、水系纵横,自古有八山半水半分田之说,茶树则一小块一小块地分布于山谷、坡地、河洲等土地肥沃、易垦易植之地。祁门境内的茶树以槠叶种为多(占81.1%),还有栗漆种,柳叶种等,其中槠叶种又被称为祁门种,是国家级珍贵的茶树有性种质资源。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优良的茶树品种正是祁门红茶久盛不衰的根本。
红茶的消费市场,主要分布在欧美和中东,近来日本和韩国饮用红茶的消费者也日增;然而红茶的出产却一直主要集中在印度、斯里兰卡(锡兰)、中国以及非洲的肯尼亚等地。在世界的红茶界,一直有世界四大红茶之说,即印度的大吉岭(Darjeeling)、阿萨姆(Assam)、斯里兰卡的乌伐(Uva)和中国的祁门(Keemun),四大红茶风味各异,各擅胜场。祁门红茶以滋味醇厚、汤色红艳、香气高长而著称,上等的祁门红茶更有馥郁的似花如蜜的香气,因无法用一个词汇的形容,故以祁门香誉之,这在世界的茶叶史上,估计也是独一无二。
茶源
关于祁门红茶的起源也有民间的传说,曰清末有一老汉从高山采茶而归,回家时茶叶已捂红,又不舍得扔,乃揉捻后烘干挑去茶庄贩卖,不想茶老板一个个见茶叶乌黑,无人肯收。倔强的老汉又舍不得扔掉,便挑起茶担原路回家,不意在路上遇见一好奇的洋传教士,问其是何物事,老汉乃随口答曰乌龙,传教士便开袋看茶,见茶色乌黑却有异香,便高价全数买下,并让老汉以后的茶全卖给他。老汉此后便按原来的方法制作,因见茶开汤后汤色红艳,而乌龙毕竟名不正,就改叫祁门红茶。
不管是正史还是传说,祁门红茶的发展都离不开洋大人的需求,从此中国数千年的茶史中就多出了一种干茶色泽乌黑,冲泡后汤色红艳,国内叫红茶,国外叫黑茶(black tea)的祁门红茶。祁门红茶虽享誉全球,并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在国内国人却是或闻其名,却一直少有消费,大多数人都没有喝过,更谈不上了解。故祁门红茶在国内的市场占有,虽然有着一个最忠实的消费群体,如饮茶多年的老茶客,或是留洋归来者,却总是不让人注意的很小的份额。而年轻人提起红茶则必称立顿,或云只喝英国茶之类。似乎红茶倒是欧人的特产。
仔细考茶祁门红茶不长的历史,或许能知道这种市场状况背后的真正原因。
茶因
首先也许是红茶这种有助消化去腻的全发酵茶,可能正适合先富起来多肉食奶饮的欧人,故红茶虽发源中国,红遍全球(世界茶叶市场红茶约占70%),最了解红茶,饮用花样最多的倒是欧人。在红茶的产业发展中,洋人的规模借贸易和市场的发展是最大的,并一直牢牢地把握着最终的话语权。
其次中国各地名茶众多,因方便和成本故,百姓多饮用本地茶。而红茶由于从诞生之日起便主要供出口赚取外汇,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与欧美无正常贸易往来,红茶更是受国家管制的出口换汇物资之一,据原国营祁门茶厂的老人说,当时就是祁门或徽州地区的地方政府领导要喝祁门红茶,也要经过省里的特别批准。既然国内平头百姓少有喝红茶的机会,国内自然也形不成可观的市场,而国营茶厂更无开拓国内市场和渠道的动力。改革开放后,国营祁门茶厂守着原来的老摊子是逐渐入不敷出,而且上千的退休老职工更是压得茶厂喘不过气来。乡镇小厂开始应运而生,但内销既无成熟的消费市场,外销又无渠道,加之投资规模又小,其寒碜之状,竟连一百多年前祁门红茶草创时茶号动辄上万银元的投入也不如。以2004年的整个上海为例,只有在火车站旁的大统路茶叶市场一角有一家祁门红茶个体营销部,而在上海老牌茶叶公司如汪怡记和叙友茶庄的茶叶柜台,祁门红茶则往往处于不起眼的角落少人问津,只有那些忠实的老茶客才会定期光顾。
国内消费者少饮用祁门红茶的原因既与传统的饮食习惯有关系,也与祁门红茶未有适当的宣传推广有关系,更与整个祁门红茶的产业发展不够有关。参考铁观音红遍大江南北和普洱茶过度炒作的故事观照祁门红茶,则知道不论从市场的宣传、销售渠道的建立和后端祁门红茶的制作加工、茶园的开发等,整个价值链的发展都严重不足。
茶道
近几年的情势似有改观,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饮用祁门红茶对身体健康的好处,以及祁门红茶的深厚魅力。
虽然没有必要把茶说成治病救人的灵药,但茶对健康的好处却是不争的事实。比如绿茶富含氨基酸和维生素,能有效地去除人体内容易致癌的自由基,对延缓衰老和抗癌是有一定的效果的。而红茶由于是全发酵茶,其制作过程中的形成黄酮素等物质可有效去除人体人的低密度脂肪蛋白(即坏胆固醇),并可阻止LDL(Low Density Lipoprotein)的氧化,而LDL的氧化是导致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波士顿大学的研究发现: 心脏病的病人每天喝上四杯红茶的话,血管舒张度可以从百分之六增加到百分之十,这虽然不能同常人血管受到刺激后舒张度会增加百分之十三相比,对曾经患过心脏病的人来讲,已经是够好的消息了。这项研究的领导人维塔博士说,红茶的疗效虽然不能让病人的血液流通回复正常,但是让血管畅通情况改善了很多。红茶的效果相当于降胆固醇药、运动、以及维他命C。西方有谚:一天四杯红茶,常保心血管无忧。虽然不要以茶治病,但注重健康和养生的人都知道,喝红酒和喝红茶都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因为两者都在发酵的过程中形成了特别的化合物质。老茶客都知道红茶养胃,是因为红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可以薄膜状态附着在胃溃疡的伤口,保护胃粘膜,防止胃酸对受伤胃粘膜的进一步伤害。一定程度上,对胃不太好的人来说,喝适量的红茶比治标不治本的西药更有效。红茶中的化合物质不但保护你的胃粘膜,同时其中处于络合状态的咖啡因还可舒缓你紧张的神经。对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城市居民致死的第一大病的时候,对胃病的伴随几乎是大多数高节奏高压力下生活的白领常态的时候,在一天中的某些时光,适当地放松自己的心情,给自己泡杯好红茶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除了健康的考虑,也有些人追求生活品质的人愿意为那独具魅力的祁门香一掷千金。复旦MBA放弃外企高薪投身祁门红茶事业的上海祁门茶叶公司总经理汪建平经常说,好茶可遇而不可求。最好的祁门红茶都是在清明前后,于优质的高山茶园采摘一芽两叶的嫩蕊,经老茶师精心制作,采摘回来后,萎凋、揉捻、发酵、碳火烘焙,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精制时精挑细选,制成的干茶匀净精细,遍布金毫,一两茶中上千茶蕊一点也不夸张。泡出来茶汤颜色红亮,在杯子内沿有一圈黄色油润的物质(俗称金圈)。入口品尝则两腮生香,各种春天的芬芳在口腔中回荡。2007年上海祁门茶叶公司下属茶厂在第二届国际祁门红茶节的评比中荣获金奖茶王称号,送选的茶王茶一年只制作不到十公斤。如能喝到,是否算有缘?上海祁门茶叶公司从2005成立,在祁门投资茶厂,已在上海设立了三家祁门红茶的专营店,每年出产祁门红茶不多,但上海乃至全国的红茶爱好者都知道最好的祁门红茶出自上海祁门茶叶公司。在上海中山西路的天山大不同茶城,有间小小的红茶居,每年日本和韩国的红茶爱好者都会慕名而至。
中国红茶界的有识之士都知道,祁门红茶的发展除了要更好地传承和保持传统,要更深入地发掘传统祁门红茶制作的手工工艺;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地适应市场,开发发酵度不同、烘焙火候不同的,香气和滋味更适合大多数中国人口味的新品类。还要注重环保,关注健康,多开发一些按传统有机栽培方式耕作的有机茶园。祁门红茶,不能满足于只给国外的红茶做拼配原茶,或者只是用来做奶茶饮料的原料。
据记载在清同治十年(1871年)有黟县人余干臣罢官回乡后,居于祁门县城三里街,因见福建红茶外销兴盛,祁门产茶而绿茶销售不旺,故劝导乡民改制红茶;其中祁门贵溪人胡元龙公积极响应,自垦山场植茶,并与1875年请茶师试制红茶,自此祁门红茶开始诞生,并主要从水路到广东和上海口岸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