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中英豪 祁红

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类,是以茶树的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

祁门红茶是我国传统工夫红茶中的珍品,是中国十大名茶中唯一的红茶。品质冠绝天下,蜚声国际茶叶市场,与印度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乌瓦红茶并称为世界三大高香茶。

2007年谷雨前后,画家宰贤文来到了祁门。绘画与品茶,是宰贤文人生的两大乐事。凌晨五点,在雾气氤氲的茶园里,他彷佛闻到了祁红馥郁的芬芳,从十九世纪伦敦的下午茶会上,跨越百年,悠闲地飘然而至。

在上上个世纪的英国人眼里,下午茶文化足以与莎翁比肩。而来自中国的祁门红茶,则是这茶会里不可缺少的主角。浅啜一口红色的古典,甚至上升为当时英国皇族贵胄的一种生活方式。帝国的诗人们赞道,在中国的香茶里,发现了春天的芬芳。

春天的祁门是芬芳的。这里有华东最大的自然保护区牯牛降,有高居全省第一的森林覆盖率。群山巍巍翠如碧螺,溪流潺潺清似玉带。千百年来,祁门村村有茶,山山有茶。漫山遍野的茶园终年一片嫩绿,加之土壤肥沃和那 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的宜茶气候,造就了祁门红茶优良的茶叶品质,也成就了安徽乃至中国最富盛名的一处茶乡。

宰贤文这一次到祁门来,除了写生,也很想对祁红多一些了解。为此,他拜访了当地对红茶颇有研究的茶人郑毅。

宰:对红茶一直觉得很神秘。比如说1932年一担红茶能卖360两白银,一斤红茶换百斤大米。这让我们今天感觉不可思议。

  郑:它有个很奇特之处,它与欧洲人的口味正好是吻合的。李鸿章当时在与外国人交往时,他就泡祁门红茶给人家喝,那么外国人喝过以后感觉这种香气说不出来,无论是他的汤色还是香气,还有喝过以后的感觉。感觉大不一样,脑门一冒汗,全身通泰。外国人感觉很惊讶很神奇。到了英国女王依丽莎白喜欢喝这种茶以后,很多人都好奇伊丽莎白这种(变化),最近精神状态特别好,因为喝茶能提神嘛。就不惜派人化妆成卫士进宫想偷这种茶。所以这时候这种茶的销售猛涨。

祁红创制于清光绪元年,问世正值世界茶坛风起云涌之际,祁红以其温暖的性情和独特的保健功效受到了国际市场的青睐。

郑:绿茶防病,红茶养身。它首先在温暖你的肺,保护你的胃膜。泡红茶不要加花,因为它本身的颜色已经很好看。红茶我们建议大家加什么呢?我们建议大家加三样东西,想皮肤好看一点,白一点更白一点,像风晒雨淋的,我们建议加牛奶。我们有一句名言,当红茶遭遇牛奶,应该是个什么样的感觉。第二种红茶可以加柠檬。这是夏天喝的,就是稍微胖点的,像我这个体型的。第三个就是红茶里加蜂蜜,适合年纪大的人,对消化肠道有好处。

  1915年,祁门红茶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并荣获了最高金奖,从此成为了世界茶叶界的新宠,风靡世界,畅销五洲。人们纷纷赞美祁红为茶中英豪,群芳最,国际上还将祁红独特的香气称为祁门香。

郑:这种香气,有人说为什么叫祁门香,因为茶的香气有很多种,清香,淡香,兰花香,板栗香,熟香,没办法来比喻它,哪儿来的,祁门来的,就叫祁门香。

祁红浓郁的香味不光与祁门的自然环境和茶叶品种有关,更是与祁红独特的制作工艺有着密切的联系。相传清光绪年间绿茶销路不旺,祁门南乡的贵溪人胡元龙便仿江西宁红的制作工艺独创了一套红茶制法。

宰贤文了解到,传统的祁门红茶全靠手工制作,上乘的质量取决于手上工夫,所以又叫祁门工夫茶。不过祁红的制作工艺一直比较神秘,至今仍有些步骤不对外公开。大体上祁红的制作分为初制和精制两大过程。其中初制又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同一片绿绿的鲜茶叶,既可制绿茶,又可制红茶,这神奇的变幻就在这初制的工夫里。精制是做形的过程,祁红条索苗秀的米粒之态,就是在这复杂、优美、力度与经验的组合中酝酿而成。为了制得上等的红茶,烘干、筛分、切断、风选、拣剔、复火、匀堆,每一道工序都由一位专业的师傅来提纲,用最精到的技法来雕琢这红茶的英名,在经年累月的茶事当中,这套民间的制茶方法已被这些老师傅们熟练成眼明手快,身形灵动的舞蹈。而祁红也在这十数道工序中从青涩稚嫩的绿叶涅槃成高贵厚重的红茶。

  领略祁红甜味香,始知焙制工夫深。制成后的祁门红茶条索紧秀、金毫显露,色泽乌黑鲜润泛灰光,俗称宝光;冲泡以后汤色红艳透彻,四周有金黄圈。这泡的是一种文化,品的也是一种文化。

1979年邓小平在视察祁门时说你们祁红世界有名。宰贤文的老师著名画家赖少其也对祁红情有独钟。不过,祁红在赖老那里,还是一个绘画上的秘密武器。

宰:赖老是广东人,比较喜欢喝一些工夫茶,红茶。现在我们看86年以后赖少其的一些画,很多都是用一种微微的红黄色,等到他晚年我跟着他的时候,看他的画作,有一次我就问他,你这个画为什么底色都是红的。我说用什么颜色。他就笑着跟我说,这是红茶,是用红茶铺的底。

  • 微信或QQ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