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温性能暖胃养胃非常适合广大凉性寒性体质的人,而红茶里面如果加点蜂蜜或者牛奶等调味,不但口感丰富,而且还具有更多的养生功效呢。
一、简单介绍:
祁门红茶采摘标准较为严格,高档茶以一芽二叶为主,一般均系一芽三叶及相应嫩度的对夹叶。分批多次留叶采,春茶采摘6~7批,夏茶采6批,少采或不采秋茶。
祁红制作主要是初制和精制两大工序,无论是初制还是精制,均为手工操作。也就是说,上乘的质量,全靠手上功夫。
A、初制,将生叶制成毛茶。其程序大体如下:
1、萎凋,俗称晒青。将采下的生叶,薄摊于太阳光下的竹垫上,勤翻转至叶片深绿柔软为止。遇雨,则置于空气流通的室内摊放,时间较长。
2、揉捻,旧时茶农一向以足揉捻,即将萎凋后的生叶置于木缸内,人立其中,手扶缸沿,用足踹紧茶叶,频加揉转,直至茶条完全紧结为止。
3、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盛于木桶或簸箕内,加力压紧,上覆以潮湿厚布,置于日光下,借热力促其发酵。遇雨即感困难。
4、干燥,一般多借日光干燥,如遇阴雨,则用炭火烘烤,半天即可出售,俗称水毛茶;也有不经干燥即售的,俗称湿柸。
B、精制,将毛茶制成成品茶。这道工序由茶工完成,分为烘干,筛分,拣剔,补火,均堆等工序:
1、烘干,收购的水毛茶,需借炭火使其干燥至七八成,俗称打毛火。如遇雨天,即先行暴晒再烘。正式筛制时,还要烘一次,名打老火。烘法:将毛茶铺于竹笼之上,下置炭火,每隔20分钟。翻拌时需将茶倒入竹匾内,以免茶末落入炉内生烟,茶沾烟气,影响品质。打过火的毛茶。
2、筛分,打过老火,即行筛分。筛分先后要经过茶筛十余种,约可分为大茶间,下身间,尾子间是筛毛茶为净茶的第一工场,下身间是筛分大茶间茶为净茶的第二工场,尾子间是制造筛底之茶为净茶的第三工场。其余不能筛分的则用风扇或人工拣剔,尾子间后的成品才叫精茶,再经补火一次才可均堆装箱。附品则为茶末,茶梗,茶蕾。
3、拣剔,因采摘粗放,茶中每每混有茎乳花等物,必需人工拣剔。拣剔时看拣的师傅发给拣工茶叶一箩,份量视等级而定,一般10斤左右。拣工每每编有号码,另持茶证一张,由监拣茶工满场巡视,见茶合格,即在证上盖一戳记。拣工将茶证连同茶叶交回发拣处,便算合格一箩,则可重新领取新茶再拣。茶证末盖戳记,必须继续拣剔,直到合格盖戳为止。拣工成绩优良,可得赏钱,反之则放爆竹,以示警戒。
4、补火,因筛分和拣剔时,难免有潮气侵入,故在装箱前还得补火一次,方法是经茶叶放入小口布袋中,每袋约5斤,置于竹笼上烘烤,每隔三五分钟,提袋抖动一次,以使均匀,烘至茶显灰白色止。
5、均堆,也叫官堆,即将补火的各号茶混合均匀。方法是将各号茶叶,分层倾入均堆场内,堆成的、高有数尺的立方体,谓之小堆,再用木耙沿着茶堆侧面,徐徐梳耙,以使调拌均匀。然后用软箩称份量,以估计箱数。小堆之后,再重复一次,则为正式均堆,名大堆,最后装箱。
包装一般采用锡罐加木箱,重量视茶叶粗细而定,故每箱重量因时令不同而有所区别,木箱系采用无气味的枫木制成,锡罐由放袋茶栈指定商号出售原料,再雇工焊制。包装时,先在锡罐内衬毛边纸俩层,罐外糊表芯纸和皮纸各一层。茶叶入罐,摇紧后入封口,套入木箱最后封盖。箱外糊以印有牌号和茶名的花纸,并涂油一次,以防水损。全部完成,方可启运。
手工制茶,要求严谨。茶号为保证质量,有的便拟定工艺的操作规程,以作为本号内部的统一要领,对外则属保密。如光绪末年祁门闪里某茶号就制订了《筛路便览》、《火工捷妙要诀》、《成堆戏香味法》、《泡汤戏味法》等。
从生叶到精茶,折算的比例大致为:水毛茶为4斤生叶制成1斤,基本上没有水分。干毛茶制成精茶,去掉末子约25%,梗子约5%,乳花约1%,其它废弃物如茶灰等,也有2%左右,制成成品茶约60%,转算生叶,乃需5-6斤制一斤。由此可见,祁红工夫红茶的精致程度。
二、祁门红茶采摘制作详细工艺:
1.鲜叶采摘
祁红鲜叶采摘标准为1芽2、3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要求分批勤采,按标准采。采后鲜叶按其嫩度、匀度、新鲜度等进行分级,分别贮青待制。
2.初制技术
萎凋:萎凋是祁红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它是奠定祁红条索细紧美观、香高味醇的基础。萎凋方法通常有三种:一是日光萎凋。二是室内自然萎凋。三是萎凋槽萎凋。此为现在较广泛使用的方法。在操作技术上主要掌握四要素。
①温度。一般以35℃为宜,春茶季节,气温较低,采用萎凋槽加温,风温不超过35℃。夏秋季节,气温高,可不必加温,只需鼓自然风。雨水叶萎凋要待表面水干后才能加温萎凋。
②摊叶厚度。一般每平方米摊叶16千克左右,厚度约20厘米,每条萎凋槽约200-250千克,摊叶要均匀,嫩叶、雨水叶薄摊,老叶厚摊,上叶时要保持鲜叶的疏松状况。
③翻拌。为便萎凋均匀和缩短时间,萎凋过程中要适当进行翻拌,一般每小时翻拌一次,雨水叶前期半小时一次。翻拌时要求翻到底,抖得开,动作轻。
④时间。萎凋时间根据鲜叶老嫩、含水量、温度、摊叶厚度、翻拌次数不同灵活掌握。适度萎凋是叶色暗绿、叶面软皱、叶质柔软,手握能成团,叶脉、叶柄大部分折而不断,含水量约58%-64%,春茶宜重,夏秋茶宜轻。
揉捻:祁红紧结细长的外形,汤色红艳,滋味浓醇甘甜与揉捻工艺密切相关。揉捻要掌握的原则是:嫩叶少揉,老叶重揉,且要揉透、揉紧,茶汁充分揉出而不流失。主要技术因子是投叶量、加压力度、揉捻时间。揉捻时投叶量、加压情况和揉捻时间掌握视机型大小而异。大型机(R920型),细嫩叶(特级、一级)分三次揉捻,每次30分钟,投放萎凋叶140-160千克,第一次不加压,后两次分别加压10分钟,减压5分钟,重复一次,揉捻时间一般90分钟以上。一般原料(2级以下)分二次揉捻,每次45分钟,投萎凋叶130-140千克。第一次不加压,第二次揉捻加压10分钟,减压5分钟,再重复二次。每次揉捻后解块筛分。中型揉捻机(R650型),每桶投萎凋叶55-60千克,分两次揉捻,细嫩叶(特级、一级原料)每次30-35分钟,第一次不加压,揉后解块筛分,第二次加压10分钟,减压5分钟,再加压10分钟,减压10分钟。一般原料(2级以下),二次揉捻,每次揉45分钟,加压减压同R920型揉捻机一般原料方法。小型机(皖徽420型等),每桶投萎凋叶8-10千克,揉机转速每分钟45转左右,一般分两次揉捻,每次30-35分钟,中间解块一次。揉捻程度主要看叶子情况,揉捻适度时,条索紧卷,成条率90%以上,茶汁外溢,粘附于叶表,用手紧握时茶汁溢而不滴。
发酵:发酵是形成红色红汤,加深茶汤浓度,发展香气,减少青涩味,使其滋味醇和可口的重要环节。发酵一般在专设的发酵室内进行,发酵室要求空气流通,避免阳光直射,室温在24-28℃之间,室内相对湿度在98%以上。发酵室内安装多层发酵架,放置发酵框。揉捻叶松散铺在框内,厚度一般8-12厘米,嫩叶宜薄,老叶稍厚。发酵时间视叶子老嫩、揉捻程度、室温等因素而定。从揉捻时间算起,一般春茶3-5小时,夏秋茶2-3小时。发酵程度的判断是茶叶青气消失,发散出浓厚的熟苹果香,叶色大部分变红,春茶黄红色,夏秋茶红黄色,嫩叶色泽鲜艳均匀,粗老叶色较暗,常为红里泛青。发酵不足,香气不纯,带有青气,色泽不红,汤色泛青,叶底花青,滋味青涩;友酵过度,香气低闷,色泽深红带褐,汤暗而浊,叶底深暗不亮,多乌条,滋味平淡。发酵不足或过度均对成茶品质构成较大影响。
烘干:烘干是初制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一般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烘干为毛火,温度在100-110℃,以较高温度破坏酶的活性,同时排除大量水分,时间15-16分钟,烘干时上叶厚度为1-2厘米。毛火后摊晾1-2小时,使叶脉和叶柄水分重新分布,以利第二次烘干。第二次烘干称足火,温度80-90℃,使其充分烘干,达到毛茶规定的含水量,同时进一步发挥香气。时间在15-20分钟为宜,上叶厚度2-3厘米。烘干后毛茶含水量以6%为适度,足火后要摊晾半小时左右,才能装袋。
3.精制技术
初制成的红毛茶必须经过精制才能成为出口商品茶。祁红的精制现在都是采用分路加工方法,主要分本长身路、圆身路、轻身路、碎茶路、片茶路和梗片头路。精制作业的主要工序是毛筛、切断、抖筛、分筛、撩筛、风选、紧门、套筛、拣梗、拼和、补火、装箱。除拣剔采用人工辅助外,其余都是机械操作,而且大部分是联装作业。
本长身路的工艺流程是:毛筛一毛抖一分筛一紧门一套筛一撩筛一风选一拣梗。
圆身路的茶坯是来自长身路的各种头子茶,经反复切断筛制,其工艺流程为:切轧一抖筛一平面圆筛一撩筛一风选一机拣一手拣。
轻身路的茶坯来自本、长、圆各路风选二至四口茶,经筛制作本级或降级轻身茶,最后剩少量头子茶交梗片头路处理。该路工艺流程为:分筛一风选一拣梗。
碎茶路的茶坯是各路12孔以下的茶。其工艺流程为:分筛一风选。
片茶路的茶坯是各风选机三四口以下不能提取轻身茶的茶片。该路工艺流程为:破碎一分筛一风选。筛制后剩少量头子交梗片头路处理。
梗片头路的茶坯是手拣的梗朴和机拣的梗头,圆、轻、片路最后的茶头。经切碎一分筛一撩筛一风选一拣剔,做完为止。
精制出来的各路、各级、各孔筛号茶,必须按照规定的标准样,先拼出小样,然后按小样的比例,拼大堆,补火后匀堆装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