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是从古代就流传的一种习俗。茶的种类有很多,红茶是其中的一种。喝红茶的好处有很多,而且味道很香,很多人都爱喝。
安茶从明代发端,曾经盛极一时,名满海内外。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为什么会突然衰败,以致于濒于灭绝呢?
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安茶自身的原因。
一方面是销售市场的限制,安茶虽在两广和东南亚畅销,但销区只局限在这一地区,毕竟有限。不如祁红畅销欧美,市场广阔。所以,祁门安茶产量受销量限制,难以有大发展,少的年景在500担左右,多的年份亦不过2000多担,就可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是安茶的生产经营周期漫长,如前所述,安茶制成后,要在家中存放长达3年,才可出售。加之当年交通工具落后,运输过程长,路上需走3、4个月,才能运抵佛山。这样,经营安茶生意资金沉积大,且周转缓慢,此为做生意之大忌。
二、是受到祁红的有力冲击。
祁红问世后,因品质优异,声誉鹊起,在欧美市场深受欢迎,销量很大。且祁红制作周期短,运销快,资金来源充足,银行钱庄竞相贷款。安茶与之相比,可谓相形见绌。可以看出,祁红的优势,正是安茶的弱点;而安茶的短处,正是祁红的长处。于是,祁门一些原来生产经营安茶生意的茶农茶商,纷纷改弦易辙,转营祁红了,这是客观经济规律所决定的。
三、是抗战中运销线路被断绝。
祁红的冲击,虽客观上造成安茶的衰落,但并未导致其灭绝。从史料中可知,即使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祁红产销达到高峰时期,安茶仍顽强生存着,维持在千担上下。造成安茶生产完全断绝的最直接原因,是因为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寇不断入侵,凹十年代初期,完全阻断了安茶的运销线路。因此,1940年以后,祁门安茶生产完全停止。战后,因为安茶起动慢,未能象祁红一样恢复生产,渐渐地退出了人们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