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安茶采制过程

喝茶是从古代就流传的一种习俗。茶的种类有很多,红茶是其中的一种。喝红茶的好处有很多,而且味道很香,很多人都爱喝。

安茶采制,颇多讲究。

采摘时间有严格规定,据说,旧时为保证茶叶品质,一般在谷向前后不超过10天左右的这段时间里,采摘下的芽蕊和嫩小的生叶,才可用于制怍上品安茶。一般鲜叶标准为:一芽二叶、一芽三叶或对夹叶。

安茶的制作分为初制和精制两部分。

初制分晒青、杀青、揉捻、干燥四道工序。

硒青:靖日在竹席上将鲜叶摊开,厚度约1至2寸,每隔半个时辰左右翻动一次,晒至叶色乌绿,叶质柔软为止。一般夏秋季晒一个时辰,春末晒二个时辰左右。

杀青:锅温200~300度,将生叶10斤上下投人大铁锅中,翻炒10来分钟。

揉捻:杀青后的茶叶出锅稍凉,装入布袋,用力揉搓20分钟,倒出茶叶,解散团块,装袋复揉,至基本成条。也有直接在篾帘上揉捻成条,其法类同炒青绿茶。

干燥:用1尺4寸的大铁锅装木炭燃烧,等到明火无烟后,烘笼置其上。烘干分初干与足干,足干后茶色泛黑有光泽。

以上步骤由茶农手工操作,茶农初制后将毛茶售与茶号。

精制主要有筛分、撼簸、拣剔、复烘、装篓成型等五道工序。

筛分用的是9套半河口竹筛。筛分前,毛茶如回软,需先复火烘干。然后用1至9号筛顺序筛分,分为1至9个分号茶。用撼盘簸除各号头茶的黄片。手工剔除1至4号茶中的茶梗、杂物,将筛拣好的各号茶拼配匀堆。选晴天晚上,将茶用竹簟摊于室外露一夜,次晨收起,用木甑装好,置于专制安茶的锅灶上气蒸3、5分钟,将茶叶蒸软。趁热装入内衬有箬叶的椭园形篾篓中,用力压实。茶叶装满后,两篓对会为1小件,约装茶2斤半。每3小件用篾扎成1条,置于木架上,上覆棉被,架下置发火,烘至足干。最后将10条用篾衬箬叶包扎成1大件,每大件约重75斤。至此整个制作过程结束。

成品安茶一般分为三个等级:贡尖、毛尖、花香。刚制成的茶一般不直接饮用,还需陈化,即储存数月,甚至2至3年。

  • 微信或QQ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