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茶属于轻发酵茶,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这是制茶过程中进行闷堆渥黄的结果。
黄茶自古有之,但历史上记载的黄茶与今天从发酵学的角度所指的黄茶并不同。
绿茶的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干燥,制成的茶清汤绿叶,故称绿茶。
当绿茶炒制工艺掌握不当,如炒青杀青温度低,蒸青杀青时间过长,或杀青后未及时摊凉及时揉捻,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炒干,堆积过久,都会使叶子变黄,产生黄叶黄汤,类似后来出现的黄茶。
因此黄茶的产生可能是从绿茶制法掌握不当演变而来。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也记载了这种演变的历史。
“顾彼山中不善制法,就于食铛火薪焙炒,未及出釜,业已焦枯,讵堪用哉。兼以竹造巨笥,乘热便贮,虽有绿枝紫笋,辄就萎黄,仅供下食,奚堪品斗。”
中国的历史名茶是历代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反复尝试,不断试错、创新的结果。其实这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各种试验方法,方法不同,就存在无穷的变数,于是诞生了美丽的“意外。
做黄茶,是在做绿茶的过程中不小心捂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