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非一般茶类,其“身世”显赫,蜚声海内外。历史上,将产于福建武夷山脉的茶叶统称“武夷茶”,其发源于商周,种植于两汉,经传于南朝,兴盛于唐代,辉煌于宋元,创制于明清,式微于民国,复兴于当代。
在岩茶量产的时代,野茶、名丛、奇种,正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1》
谷雨后,武夷正岩茶开始大面积采摘。
一年当中,最振奋人心,也是最辛苦的制茶季,到了。
这将是茶农、茶人、茶客的狂欢季。
武夷岩茶开采,喜大普奔,值得欣喜,岩茶青黄不接的时间段,即将过去,2019年的新茶,即将登场。
然,天心村茶农,发了一条朋友圈,却刺痛了李麻花的心。
“这丛野茶,要砍了啊,有没有喜欢的,抓紧下单了,今年最后做一次了。”
看似是一条在宣传自家野茶的朋友圈,实则暗含玄机。
一丛丛、一簇簇的野茶,面临被砍的风险。
江山易主。
这些被腾出来的空间,即将被种上肉桂。
关于这些名丛、野茶被砍、被挖,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必定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在前年,第一次喝到水帘洞产的老丛梅占时,就已经听说天心村茶农要将它砍了,改种肉桂。
还有前段时间推荐的水帘洞矮脚乌龙,也有2/3被取缔,改种肉桂……
每次听到这些在正岩山场里生长了几十年,甚至是百年的老丛要被强行砍掉,终结它的生命,都心如刀割。
这意味着,我们越来越难得能喝到这些名丛。
说不定未来,它只能像名丛录里的大多数茶一样,成为扉页上的几个汉字符号,在茶案上,再也难觅其踪影。
甚至未来的某一天,列位看官也只能从李麻花给它们写的品鉴中,去臆想、猜测它们的风味。
这是每位岩茶发烧友都不愿意见到的结局。
愤懑、心痛之余,也有疑惑:为什么这些正值壮年时期的茶,要遭受灭顶之灾?
《2》
名丛、野茶被肉桂取缔,是市场的选择!
旁的地方不说,光是被誉为岩茶文化重镇的福州,在喝岩茶这件事上,格外挑剔。
硬通货,有三大类。水仙、肉桂、大红袍。
这三种茶,不论是送人还是自己喝,都不容易出错。像四大名丛、矮脚乌龙之类,只是在喝水仙、肉桂、大红袍之余的调剂品。
其中,肉桂这些年更是红的发紫,风头都快要赶超大红袍,福州人民喝肉桂,忍不住夸赞一句“丫霸”。
加上央视的几次新闻报道,更是让全国人民都认识了一种名为“肉桂”的武夷岩茶。
有种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即视感。
不论是正面或是负面,肉桂这款茶,终究还是像小太阳一样,开始发光发热。
茶友们在喝岩茶时,也开始有意识地购买肉桂。您到红袍街一看,肉桂绝对是家家户户的招牌,除了大红袍,肉桂也成了抢手的“土特产”。
于是乎,肉桂就成了全民票选而出的冠军。
市场带动生产。
当肉桂出现供不应求时,就出现需要大量种植肉桂的情况。
但三坑两涧里的土地,就这么多,退茶还林的强势的手段下,茶农们只能是壮士断腕,在自己茶园里挑选出效益不怎么好,产量不怎么高,地位一般的茶,将其淘汰,腾出更好的位置,改种肉桂。
末位淘汰制,就这样出现了。
这些被挖掉的名丛、野茶、奇种等,是优胜劣汰残酷法则下的亡魂。
肉桂,肉桂,肉桂,它仿佛化身成穷凶极恶的侵略者,攻占了这些名丛的家园,杀伐决断,行事果敢,不带半分情面。
可偏偏,茶农乐意!
这些栽下的幼苗,是财富,是希望,是改变生活的筹码。稳定的收入,有谁能拒绝?茶农发财致富的心,挡不住!
似乎淘汰这些名丛,也都变得情有可原。
《3》
相比肉桂、水仙,这些名丛、奇种无法量产!
每每谈到这些已经被淘汰,或者是将要被淘汰的名丛和奇种时,天心村茶农仿佛老父亲一般,恨铁不成钢。
“没办法,这些茶量太少了……”
欲言又止。
言外之意,量太少是茶农将其淘汰的原因之一。
量少,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制约了生产。
其一、量少,增加采摘成本。
这些名丛与奇种、野茶等,通常不经修剪,并且分布也比较零散,采摘时增加了难度,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采摘。
对比之下,采摘成规模的水仙、肉桂,会更节省时间。
在春茶季,那就与时间赛跑,比腿长的黄金时间,采摘茶青,更是要讲究高效、快速,要是采摘晚了一天,茶青就出现了纤维化。
茶青纤维化,说的通俗易懂些,就是茶太老了。茶青过老,做出来的茶,汤水缺乏饱满度,少了韵味。
采摘成本高,会被淘汰也在情理之中。
其二、量少,无法实现机器摇青,增加做茶难度。
当今是讲究经济效益的时代,效率极为重要。
为了节能增效,机器摇青成为制茶的关键。但这些量少的名丛、奇种,却难以实现机器摇青,只能改用手工摇青。
可手工摇青,却存在许多不确定性。
手工摇青,一是耗时。二是力度控制要到位,否则茶叶走水不当,无法正常发酵,影响茶品质。三是太耗费人力。
春茶季,本身人手有限,以家庭为单位的茶厂居多,需要全家动员,这时候在手工摇青上耗费太多时间,不划算。
如同现在是通信时代,人们要保持通讯,通过电话,短信等渠道就能实现,你偏偏要用写信的方式,这不是耽误时间么。
于是乎,量少的名丛,终究还是被淘汰。
《4》
名丛、奇种、野茶,制作难度相对较大,耗时!
除去产量少,制作难度大、耗时,也是这些名丛、奇种无法继续存在的原因之一。
在大多数情况下,和茶农交流喝茶的心得体会,每每提到一些名丛,总能听到类似的语句。
“这茶啊,不好做,它的叶片小、薄,做青难,这款茶有***味,是很难得的。”
甚至有时候还会听到“许多茶厂都不愿意加工”等字眼。
这些年,为了给茶友们挑选好喝、有特色的小品种茶,基本将天心村茶农家的茶喝透了。
但能符合心意的,真的是少之又少。并且,更让人恨的牙痒痒的是,去年还有再加工名丛的茶农,到了今年可能就不再做了。
why?
生产与消费,那就一个循环。
茶好喝→销售快→增加茶农做茶自信心→来年继续制作、销售。
茶不好→囤积在自己手上→打击自信心→来年放弃制作。
并且,还大刀阔斧地淘汰了这些茶,改种相对容易制作的肉桂。
是以,现在就出现了水仙、肉桂易得,名丛难寻的情况。
《5》
现在能扛得住肉桂的诱惑,仍旧能在正岩山场栽种小品种的茶农,不多了。
梅占、金柳条、矮脚乌龙、铁罗汉、半天妖、水金龟、白鸡冠……
这些茶,与濒临灭绝的某些生物一般,岌岌可危,将来要我们要想喝到这些有特色的岩茶,几率更小。
这些,是每位岩茶发烧友所不愿意看到的。
对待这些朝不保夕的名丛,是惋惜,是心疼,是怅然。
但我们却无法阻挡茶农发财致富的心。
唯一能做的,是趁这些本就稀少的品种,还未被水仙、肉桂、大红袍取代前,认真记下它的风采。
这也是每年李麻花强烈要求要推出岩茶十二金钗的初衷,让更多人体会到不同品种的风采。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瑞尚茶业整合六大茶类数十处原产地资源,破除原产地边界限制,立足茶叶本身,专注茶叶的线上销售与服务,建立“瑞命、尚诚、知茶、乐业”的互联网茶叶品牌;诚心做正宗茶,珍视每一叶自然茶,服务每一位爱茶者。瑞尚茶业微信:81366879,批发、零售、定制均有,订购电话:15688879247。一两也有批发价,百类皆是精品茶。喝一杯好茶,不枉真心一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