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牛肉”,自然是指牛栏坑所产的肉桂。

牛栏坑
牛栏坑是个位于武夷山景区内的地名,其位于章堂涧与九龙窠之间。
牛栏坑内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景观,1993年以前牛栏坑位于通往武夷山一个必去景点“天心岩”的主要通道上。在1993年以后为方便游客,当地修通从马子坑通往天心岩公路以后,除了本地人,少有来旅行的游客走这条旧道。
“天心岩”是武夷山重要的景区和产茶区,景区内有著名的“大红袍”母树。
牛栏坑在景色上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而且也不是交通要道,但是因为牛栏坑山涧里拥有肥沃的土壤、日照较短。这样就为茶树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环境,使其这几年反而成为武夷岩茶的重要产区之一。
肉桂
这里的“肉桂”不是中药名,而是种武夷山当地名枞——茶树的名字。
肉桂在武夷山的种植最早追溯到清代,当地茶人选育武夷山“蟠龙岩”上异种成功(蟠龙岩也是武夷山的地名),用岩茶工艺做出新茶后,便邀请当时武夷山附近茶界名人一起品鉴、为新茶起名。
来客中有一位当时的建安县才子蒋蘅——蒋蘅为武夷岩茶写过一篇传记《晚甘侯传》而在武夷山茶界声名大噪。
有的人提出建议把这种茶以地名为名,称为“蟠龙茶”。然而蒋蘅却说这茶极好。和“天心岩”所产的大红袍各有千秋,还带有明显的肉桂香,于是建议以“肉桂”为名。因为肉桂是名贵药材,以肉桂为名更显这茶的名贵。最后大家都一致同意以“肉桂”为这款新茶和新茶树命名。
新中国建国前,肉桂茶树就是武夷十大名枞之一。
建国后,肉桂茶树被广泛引种于武夷山各茶园。到今天,现在武夷山茶产区种植量最大的茶树品种就是肉桂,有近三万亩的肉桂茶园。种植面积排名第二的是“水仙”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