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保温杯开开心心喝隔夜茶

不少人说隔夜茶不能喝,甚至把其看作是人人皆知的常识。

首先,我们需要弄明白什么是隔夜茶?

从字面意思上来讲,隔夜茶就是放了一晚上的茶。

百度对于“隔夜茶”的定义是放置时间过久、维生素大多丧失的茶。

因为以前缸、盆、碗等密封不好可能导致毒虫落入或者爬过。

并且茶汤里蛋白质、糖类等物质会成为细菌繁殖的养料。这些加料的“虫”茶和细菌超标的茶喝了对人体都有害。

然而这些说法在如今都不是问题。

一是隔夜茶是习惯说法,其实准确来讲应该是放置时间8-12小时的茶。

只用是否过夜来定义实在是不够严谨的说法:

如果说隔了一夜的茶就是隔夜茶,那么上午泡、晚上喝的茶放的时间比隔夜的时间还长,这能不能喝?

古人早睡早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出日落之间大约8-12个小时。现代人要上班,晚睡早起一夜也就10小时左右。

所以,隔夜茶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放了8-12小时的茶。

二是毒虫问题用有盖茶具、茶杯就能轻易解决

在物质匮乏时代,福鼎乡间农户用瓦缸泡“粗茶婆”寿眉,用碗喝茶,这些无盖容器容易落灰。

夜深之时,真有毒虫可能飞过、爬过甚至掉入茶里,这些加“料”的茶喝真没好处。

现代人家里少有毒虫顶多有个蟑螂,这种问题只要用随处可买的有盖茶壶、茶杯来泡饮茶叶就能轻易解决。

三是茶汤养分都会成为细菌养料?

只有在细菌数量、时间长短和温度高低三个因素都满足条件下,茶汤才会成为细菌的养料。使有害细菌超标引起茶汤变质。

在泡茶、煮茶时,茶叶和茶壶都经过了开水的高温消毒。茶叶、茶壶中有害细菌基本被高温杀灭。

茶杯也经过清洗、消毒,那么茶汤里细菌主要来自空气。但茶杯加盖后接触到茶汤的细菌数量大量减少。

多数细菌适宜生长温度在28-30度,温度超过40度,细菌繁殖受到抵制甚至难以存活。

有研究表明,室温下放半天(8-12小时)的茶汤只是香气下降但细菌还没有开始大量繁殖。放置24小时以上细菌才会超标。

室温22-25度,往保温效果好的保温杯里灌95度的热水,36小时以后水温还在40度左右。

如果我们用保温效果好的保温杯装刚泡煮好的茶汤,36小时之内细菌根本难以繁殖。

加上保温杯有盖不会大量接触空气中细菌,这样装茶不要说是8-12小时的“隔夜茶”。哪怕放一两天都可以放心喝。

  • 微信或QQ扫一扫